Saturday 14 December 2013

引力邊緣 (Gravity)



一個人孤單是最痛苦的。 但如果你獨自處於死寂無邊的宇宙, 你又有勇氣活下去嗎? 看過‘引力邊緣’ Gravity) , 你又有否對此問題作出一番思考?





關於太空冒險的電影, 最優秀的有寇比力克(Stanley Kubrick)2001太空漫遊 (2001: A Space Odyssey, 1968), 緊張刺激的有星球大戰(Star Wars, 1977), 異形(Alien, 1979), 比較另類的有 Andrei Tarkovsky Solaris (1972) ‘引力邊緣’ 回歸到‘2001太空漫遊’那種極具壓迫感的空間裏, 探討人性在最極端時的真實面目。 此片的囗碑極好, 目前是在IMDB Top 250排行榜裏排名最高的2013年電影。 ‘時代雜誌’選它為2013年最佳電影。 除了故事的意義發人深省外, 導演 Alfonso Cuarón (衰仔失樂園, Children of Men)的實力和拍攝技巧也是致勝關鍵。




我認為此片的拍攝手法, 足以問鼎今年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引力邊緣’非凡的拍攝技巧, 令劇情變得緊湊萬分!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 當然是女主角在無重狀態下失控盤旋的一幕。 黑澤明和森畢京柏的電影教曉了我們, 營造動作場面氣氛最有效的方法, 是運用跳接(Jump Cut Editing)的技巧。 原因是當我們的感覺與時空脫軌時, 看到的影象就會給予我們強烈的官能刺激。 在‘引力邊緣’裏, 導演企圖證明, 即使不用密集式的剪接技巧, 也可以營造刺激的氣氛。 他運用了一種稱為Long Take的攝影技巧。 那就是一幕的時間十分長 (可以長達幾分鐘), 而在中間不作任何剪接。 這在電影裏並不常用, 目的是為了拖長感知的時間, 令觀眾誘發一種了無休止的感覺。 由於在這一幕拍攝時, 攝影機只是輕微地在垂直的方向移動, 而不是以橫向迅速移動; 另外女主角的旋轉如蕩鞦韆般, 不斷地向著螢幕的方向蕩過來。 所以縱使攝影機的移動較為靜態, 女主角繞著圈子的運轉幅度卻是十分大, 這極具動感的動作與緩慢的鏡頭移動形成極強的對比, 這樣就令觀眾有了緊張刺激的感覺了! 其實在前作Children of Men, 導演已有運用Long Take的拍攝手法去拍片末那場末世大戰, 加上運用Hand-held Camera手法, 令到觀眾仿如置身現場一樣。 ‘引力邊緣’裏超卓的拍攝技巧, 令觀眾和故事的角色拉近, 令大家看得更加投入!









史丹利.寇比力克曾經說過:
'The destruction of this planet would have no significance on a cosmic scale.'

宇宙浩瀚無邊, 既沒有情感, 也沒有內在的意義。 ‘引力邊緣’的女主角Ryan要面對一種最極端的寂寞: 她要孤單一人在宇宙飄流。 所以這對於演員Sandra Bullock來說, 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要演活這種極端孤獨的情感, 看來毫不容易。 而啟發Ryan有如此勇氣的, 是由佐治古尼飾演的太空人Matt 他給予Ryan的鼓勵和關懷, 使我想起褒曼 (Ingmar Bergman)電影最著名的象徵: 兩塊相對的面孔 (Face To Face) 要領悟人生的意義, 往往需要其他人的引領, 在與人溝通時了解他們的觀點, 這樣才可以看見自己的思想盲點以外的東 西, 從以改進自己。 在片中兩人互相扶持, 即使Matt最後自我犧牲了, Ryan依然堅持生命的意義在最虛無的險境勇敢地活下去。 在最難以置信的環境裏, 人性最光輝的一面才可彰顯。

你, 又有勇氣撐下去嗎?



by Ed Law
14/12/2013

以戲服人 Film Analysis - 20

Merry Christmas! '以戲服人'2014年再和大家見面!